谜男用科学和理性来讲解追女的理论基础,其中对价值高低的论述可称经典。
史蒂夫·乔布斯传
写作这回事
常年霸榜畅销书第一的名家史蒂芬·金,讲述自己那些有名的故事是怎样从最简单的生活点滴中演绎成一个精彩的故事的。
我在底层的生活
真正的作家,是应该将自己投入到所要描写的生活之中去的。
就像干将莫邪为炼名剑,自己跳入剑炉。
美国的底层社会也不会比其他国家好多少,书中写只吃几块饼干就去干重体力家政的女孩,令人感到生活的沉重。
将心注入
九败一胜
写《创京东》的李志刚写的,这本是关于美团创始人王兴的故事。
里面讲的“校内网”的故事还有点印象,他们跑到大学门口去向学生做地面推广。
还有王兴对“饭否”的坚持,不赚钱,靠公司其他营利顶上,就为了情怀。
张小龙在“饭否”上发了不少条微博一样的东西,
关于美团发展的过程,竟然记不太清了,好像有“百团大战”时和拉手网一决高下的过程,还有它填补了同程3-5公里内的服务空白。
书里提到了但是未详细讲王兴老爸的作用。
一胜九败
创京东
写作水平比较差,散乱无章发,用了大量篇幅谢京东花重金打造物流系统“本地仓”,比如“亚洲一号”。寄送快这一点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逐渐体会到了。
不过关于刘强东对“货真价实”的追求,感人是感人,客户也能得到切实利益,但是他没有提龚小京的贡献,这也许是京东能创立的最关键的一环。
腾讯传
那时候还看一点儿吴晓波的视频节目《吴晓波频道》,里面推荐了他正在写的《腾讯传》。
马云推荐过他写的《大败局》,吴晓波财经写作的水平还是不错的。
《腾讯传》中写道:21世纪初,QQ用户达到1亿,结果没什么变现手段,马化腾想要把它卖掉,到处求人无人要。
那一段相当有意思。
零售心理战
为了了解终端客户心理看的这本书,日本人对于做企业有相当的理解。
7-11本是美国企业,被日本分公司收购后,精细化运作,能从细微处满足上下班通勤族的需求。三明治、饭团、咖啡都做得又好吃又便宜,而且还能供上数量。
我在北京上班的时候体验过,确实不错。
同一作者,还看了《零售的哲学》,铃木敏之也算是日本的老企业家了,不过更多人推崇的是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之类的大牌,我还没怎么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