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图书馆借的追星书籍,可能受了一部叫《梅艳芳菲》的电视剧的影响。
里面写梅艳芳从小在歌厅和舞女妈妈长大,刚出道骨瘦如柴,被路人骂是不是吸毒。
得子宫癌症的采访令人潸然泪下。
我还到香港星光大道看过她的雕像,她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read world
在大学图书馆借的追星书籍,可能受了一部叫《梅艳芳菲》的电视剧的影响。
里面写梅艳芳从小在歌厅和舞女妈妈长大,刚出道骨瘦如柴,被路人骂是不是吸毒。
得子宫癌症的采访令人潸然泪下。
我还到香港星光大道看过她的雕像,她被称为“香港的女儿”。
用kindile下载网络资源来看的,那时候还在外面租房子。
过年看店的同时,我有一天跑回出租屋去收拾,那天看了好久龙珠,不过好像用6寸的Kindle看漫画尺寸显得有点小。
从悟空小时候一直到打沙鲁,都是一气贯通,甚至后期的乏力都没有失掉悟空心性的纯真,因为这全都是作者一人画的。
相比而言,还是更喜欢小时候的悟空。
看网上还有很多龙珠的其他系列,一则是太长了,二则不是原著作者,就不看了。
越长大,越觉得玫瑰的可爱。
英国作家奥威尔通过一个类似科幻的故事,写出了很多共产国家的现实,大概是以曾经的苏联为蓝本的。够残酷,够深刻,够警示。
对我影响很大的一套书。马来西亚的两个作家写的,篇名好像震惊体一样的,但是内容很有实践指导意义,对改变偏执的思想有以毒攻毒之效。
比如书中提到猴子想摘椰子,在椰子树下拼命跳,跳到死也摘不下来。而应该想办法爬树,找梯子之类的办法。
作者以亲身经历写书、演讲,甚至一对一指导来实践自己的观点。
书中讲到自己做销售的时候,药厂让卖一种装了三千片药片的瓶装药,看起来是给大象吃的,不过作者连这个都卖出去了,不过卖完自己觉得有点后悔,不应该骗人。
大学快毕业时,我在图书馆拿到硬皮三国,读不下去,感觉文言文难懂。其实后来看,三国属于白话文。
三国演义电视剧我看过很多遍,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那段。回来看书感觉甚是无聊,该风花雪月的年纪去琢磨充满阴谋诡计的政治和军事,怎么会感兴趣。
毕竟我之前都是读二手萌芽杂志的,古典文学素养太差。
毕业几年后我在工作地的新华书店淘到一本便宜的软皮《三国演义》,慢慢发现它的伟大。
真正的生活真的是有三国斗争那么复杂,甚至三国的内外边角都值得一辈子研究。
大二下半年在学写小说,为了吸收其他作品的优点,从网上找排名第一的网文来读,找到的所谓最火的就是这本。 这大概也是早期不懂选书,光看畅销书的习惯。直到大三实习时候,还在北京的望京新华书店看这本书的最后一册,真是够长的。
很可惜认认真真看完这本,有一种被骗的感觉,这哪是像广告吹捧的那种好书啊,什么“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什么“海内外狂销1000万册”。 这么好的销量,水平怎么这么差。因为当时还没有看完金庸的一些著作,看畅销网文的同时我也在看《天龙八部》,结果发现《诛仙》抄袭了很多《天龙八部》的情节,比如那个荣枯老僧。 再有我对《笑傲江湖》是反复度过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很熟。《诛仙》的开头张小凡和师姐的懵懂恋爱,与《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和小师妹的恋爱情节简直是一样,不是师妹换成师姐就不是抄袭了。
整体看起来,诛仙就好像是个缝合怪,处处情节包括人物名字都露怯,市场给与这么大的荣誉,这真是商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