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谈情说爱

元宵节了,又是情人节,写点啥呢,一首诗,太短了吧,而且你写的再好,能好过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么,让我们开始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哎呀,不会了,百度吧。

青玉案-元夕_古诗文网

[作者] 辛弃疾

[全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百度到的结果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无所不知的万能搜索引擎之神——百度,名字也来源于此。当然了,很多熟背此文的人对此事已经知道已久。这首词是不是像课本中所说的那样,表现了作者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你自己想去。我看啊,这明明是写元宵节观灯,看烟花,找妹子的事儿嘛。真尼玛浪漫的不行不行的。元宵节找妹子的事,古来有之,《聊斋志异》中的《婴宁》篇,写到王子服就是在元宵节遇到婴宁的,隐隐记得婴宁问王子服为什么留着一朵干枯的梅花,王子服答道“此上元妹子所遗,故存之。”好吧,有妹子了,补充个小知识吧,不算插播广告,为了更好理解,古人称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各有什么风俗典故,自己百度。我们是要讲这个故事么,关于这个我在人人网上写过一个东西,叫做《婴宁》评读,再来讲就没意思了,我老是想起《婴宁》中的句子,什么“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还有“所恃者惟君”等等,但苦在少有人读《聊斋志异》原文,只知道看什么电影《画皮》啊,《白狐》啊。

我们换另一个更有劲的吧,冯梦龙《喻世明言》里有一个故事叫做《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好吧,这个名字很猥琐,但是能满足一些人的重口味,好吧,开讲:说越州有个年轻英俊的秀才名叫张舜美,到杭州参加乡试,没有中选,(好像古代落魄的秀才们总能写出好诗词,还能有不少艳遇,经常被狐狸精收走)。他在杭州旅店里住了半年有余。正赶上上元佳节,就是元宵节啊。他就关上房门,出去玩。杭州城里很热闹,张公子诗兴大发,就吟诵起来。(好像古代文人一有点感慨就来劲,不会作诗也得吟,这个故事中也是,搞得跟宝莱坞电影似的,有事没事来一段歌舞)。说这位正抒情呢,远远看到“灯影中,一个丫鬟,肩上斜挑一盏彩鸾灯,后面一女子,冉冉而来。那女子生得凤髻铺云,蛾眉扫月,生成媚态,出色娇姿。”,看见美女了,而且是应了那句流氓用语“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你别以为张公子看上那个挑灯的小丫鬟了,是后面那个小姐啊。这个故事中,那个小丫鬟和那盏灯笼一样,都是装饰品。

然后呢,张公子精神一震,装作喝醉摇摇晃晃过去搭讪了,说搭讪真是太文明了,原文是去“调光”,就是去调情勾搭了,还讲了详细的方法,我就假装说我看不懂吧,看懂了也不给你们讲。结果是成功的,“说那女子被舜美撩弄,禁持不住,眼也花了,心也乱了,腿也苏了,脚也麻了,痴呆了半晌。四目相睃,面面有情。”尼玛,快成《金瓶梅》了。后面就更像了,女的在前面跑,时快时慢,张色狼阿不张舜美就在后面追,你快我快,你慢我慢。走到一座桥的时候,来来往往做买做卖的人太多,追丢了。这可把张公子给郁闷的,之得孤单单回转客房,枕头也寒,被子也冷,睡不着。第二天晚上,张公子又去看灯,那时候上元灯节,不是只有正月十五一天,很可能是三五天的大节。所以第二天还是有的看。张公子呢就又去昨天相遇之处转悠,不见那女子来,怅惘之余做了一首《如梦令》,正要走,那个小丫鬟又挑着灯出来了,后面还跟着那位小姐,好吧,昨天的戏码再来一遍。张公子一直跟着人家到了一座庙中,要是聊斋就该是闹鬼时间了,当然这个不是惊悚故事。小姐扔给张公子一个叠好的花笺纸,上面也写着一首《如梦令》,与自己之前那首相和。后面还写上类似“我家在哪哪哪,我这几天没啥事,父母兄嫂明天去舅舅家赶灯会,十七才回来。只有我和丫鬟小英在家,帅哥你来吧。我等你。我叫刘素香。”说实话,我看到这儿都想关网页了,想骂不要脸了,这作者写这个什么心态。当然了,张舜美看看了半天,喜出望外,那女子已经走了,张公子就回旅店了,一夜无眠。

然后呢,第二天张公子就去了,发生了应该或者不应该发生的事,此处略去三五百字。写到这里,我有点累。咱们开启快节奏模式。张舜美与刘素香从床上起来后,私定终身,决定私奔,去张公子家八竿子打得到的镇江亲戚家。刘小姐收拾细软,女扮男装,小脚穿了一双大靴子。俩人携手出城,刘小姐平时穿裙子轻飘飘走路习惯了,这么慌张逃命似得跑路,穿着一双大靴子根本走不快,耽误了很多时间。结果到晚上九十点钟,才刚到北关门下,城中人要出城,城外人要入城,一下子被挤散了。张公子找啊找,也不知刘小姐出城还是没出城。天明走到新码头,看到一群人围得紧紧的,里面有一只绣花鞋,张舜美认出就是刘素香的鞋子,不敢出声。众人都说:这是不知谁家女孩溺水而死了。张舜美浑身冷汗,又回城打探,满城喧嚷,都说“十官子巷内刘家女儿,被人拐去,又说投水死了”,事儿闹大了,衙门里的公差到处寻访问讯。张公子折腾了一晚上没吃东西,又伤痛刘素香死于非命,回到旅店,一病不起,寒热交加,病得快死了。

刘小姐怎么了呢,原来她自北关门和张舜美走散,从二更走到五更,才到新码头。心想:“舜美找不到我,肯定先往镇江方向去了。”于是就脱下一只绣花鞋扔在岸边,为什么呢,怕家中有人追赶,就用这个表示,绝了父母的念想。(这招真是狠。)有个BUG出来了,就是之前不是说穿的大靴子么,难道两双鞋套着穿来着,终于明白为什么走不快了。刘小姐趁着天没亮,租了条船,沿流往镇江而去。路上很谨慎,艄公没发现她是女人。

到了镇江地段,弃舟蹬岸,一路边找边打听之前说的张舜美的亲戚家,问来问去,姓名地址都不记得了,太阳都落山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了。这一天正是正月二十二,月亮出来的比较晚。岸边黑乎乎什么也看不清,只见江上打渔船的灯火闪闪烁烁。刘小姐心想:“为了他我背井离乡,父母兄弟又没个消息,看来我只能和江上的浣纱女一起混了。”哭了老半天,只怕自己死在这里张公子也不知道。不知不觉半夜了,月亮升起,光射到一个小亭子里,刘小姐“移步凭栏,四顾澄江,渺茫千里。”正哭哭啼啼,自言自语呢,亭子暗处角落,出来一个尼姑,走过来问道:“你是人是鬼,怎么哭这么伤心啊。”刘小姐答道:“我跟您说实话吧,我是浙江人,跟随丈夫去新丰上任,中途被艄公图财害命,杀了我丈夫和婢仆,还要霸占我。我誓死不从。第二天我趁他喝醉,穿上我丈夫的衣服跑了出来。”(这谎话编的,私奔的事不是什么露脸的,不好意思),老尼姑很慈悲就收留了她。

我没想过有这么长,累死活人。喜欢的人继续看吧。下面开启极速模式,迅速收尾

张公子差点病死,赶紧找医生调治病,终于渐渐恢复。他不愿回家乡,继续努力学习。光阴荏苒,又到元宵节了,想起去年的事,就又去刘素香家那边看了一下。“可怜景物依然,只是少个人在目前,闷闷归房,因诵欧阳修学士所作《生查子》,词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终于写到这里了,好不容易啊。这一首仅次于辛弃疾那首《青玉案》。张公子吟诵完毕,哭了,“惭愧物是人非,怅然绝望,立誓终身不娶,以答素香之情。”

倏忽间,张舜美在杭州过了三年,又到赶考的时间,张舜美这回争气,得中首选解元。飞书报父母,亲友临门道贺,几日后上京会试。一天走到镇江江口,狂风大作,赶紧移船靠岸,等风停了再说。谁知道大风几天都不停,之得停在那里。

话说刘素香在大慈庵中打坐念经,每天向白衣大士祈求再见夫婿一面。一天晚上,忽然梦到白衣大士告诉她“尔夫明日来也。”醒来后汗流如雨,心想:“平常没有这样过啊”,也没有告诉老尼姑这件事。

张舜美在岸边等了一天又一天,心中实在不爽,于是去散步,走着走着就到大慈庵了,终于又见到刘素香,“两个抱头恸哭多时,收泪而言曰:“不意今生再得相见!”

后面就是童话故事的结尾了,张公子升官发财,带老婆回杭州省亲,刘老爹见女儿死而复生,又得良婿,大喜过望。

这种节日,我选的故事,不会是悲剧结尾,你们满意了吧。祝你们节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