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很有深度的问题

先看“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出处:黄晖的“山寨版编剧攻略――编剧是怎样炼成的”——“八,山寨编剧要寻找怎样的老师

前面我说过,我最初开始学写剧本时,也曾是自大症患者,觉得写戏就那么回事:编一个所谓的故事,想一堆自认为精彩的情节,再把台词装进去,剧本不就这样吗?我觉得没有什么自己不懂的东西。

什么时候态度发生突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呢?是认识了我后来的老师之后(这位老师是中国最著名的舞台剧编剧之一,近年也写影视剧本,如电视剧《走向共和》,电影《夜宴》、《赤壁》等)。

原因则在于,我的老师对戏剧的认识水平,远远高出当时的我几个层次。

因为过去我写戏时考虑的,总是情节的具体设计选择,像男主角到底用什么招打动了女主角,是送花好还是帮她修电脑?或者大反角到底怎么陷害男一号,是美人计还是栽赃嫁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实围绕的,始终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问题,只不过具体选哪条道路,是弯是直,是走路还是跑步而已。

而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方式,却是飞翔――他根本不考虑你那些条条大路,他会飞,有办法飞到罗马去,于是,你的道路纵有万条,顿时也都毫无意义了。

这里,我很难用简单的文字总结这种感觉,只能说,这是一种对戏剧认识境界的本质不同,它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带来完全不同的操作方法。像是你一直身处都市的车水马龙,被高楼大厦阻断了视野,有人突然带你来到山顶,你才知道原来人的视野可以完全不同,原来的你,所知所见的一切是多么局限。

换言之,我的老师从一开始,就几乎不跟我讨论具体的情节选择,他让我认识到的,是情节背后的戏剧本质,是戏剧思维的方式与原则,是戏剧到底是什么。

遇到这样整体层次远高于我的老师,我只能心悦诚服,因为他启发了我重新认识戏:原来戏根本不是我原来以为的那样,戏是这样的! ”

然后看——被困荒岛的残局(来自《奸的好人之八——有钱人的偏方)

接着,我在饭局上继续跟他们讨论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假如你被困在无人的荒岛上,上天让你选一个人陪你,你会选谁?”

我听了一下,继续说:“答案可以天马行空。”

在此,我要求你不要读下去,请用一分钟的时间随意猜想,将你想到的答案写在纸上就可以了。

我在饭局中得到的答案大致如下:

有人选知心好友陪他们。也有人选太太,情人,美女。他们说上帝造人是以“阴”的夏娃配“阳”的亚当,这个荒岛就由性与爱开始繁殖,最好是有国际“性”交流。有位仁兄选父母或孩子。我问他,为什么呢?

“选择父母,是希望照顾他们以尽孝道;选择孩子,是希望能够照顾到自己的孩子。” 好一个孝顺的孩子,好一个慈爱的爸爸,不过……你又没有想过会害了他们?

我情愿老死荒岛

还有一位仁兄什么人都不要,情愿自己孤独一生老死在荒岛。我追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悲情呢? 他告诉我:“被困荒岛已经很可怜了,我不想其它人也跟我一起受苦,自己辛苦就好了

,为什么还要害人呢(连累他人)” 自己被困已经是苦难了,但大部分人头脑快闪而出的第一念头是:不想自己一个人承受所有的患难(在荒岛上是孤独的),希望身边的人可以和他患难与共。

这位仁兄虽然英雄,不过会不会英雄到有点……

那位说想要负债三十亿的仁兄告诉我:“我要选我的敌人,看到敌人来到荒岛,我就会很开心。我自己被困已经很惨,没有理由让敌人在外头快乐逍遥。?”

自己被困了,还会想到要敌人一起受苦,佩服!

也有人说害怕孤独:“希望有魔术师与阿拉丁神灯的出现,叫他们变出食物,宫殿,美女。”

对于这些人,我很好奇的是:他们既然能天马行空地幻想出神灯,魔术师,为什么就只想到如何在荒岛度过他的余生?

为什么不说:我要超人带我飞离荒岛,我要魔术师把我变回城市去,我对阿拉丁神灯许的第一个愿望是马上离开这个荒岛,或者说,希望造船最厉害的专家来陪他,帮助他尽快离开荒岛。

从他们的回答中,我还是看到这两样:“噪音”与“信号”。

“被困荒岛”这句话是干扰你思考的“噪音”,任你天马行空的幻想是你逃离荒岛的“讯号”。

这个问答题的前提,我预设了你被困荒岛,预设的前提固然是你不能控制的范围,但我说给你天马行空的幻想,只要你不被预设的前提锁住你,控制权其实是回到你的手上。

如果你“被困荒岛”这个预设的前提(噪音)迷惑,你思考空间只是想着如何在荒岛度过余生,就像坠入黑幕看不到其它。

要是你看穿天马行空地幻想(讯号),这个幻想就是你能控制的啊!

这就是“不能控制”与“能控制”之间的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