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

金庸老爷子的小说追求一个创新,情节本本不同,人物个个分明,故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百度贴吧里的关于金庸小说的吧 是按照人物来的,比如令狐冲吧、任盈盈吧、杨过吧、郭靖吧、黄蓉吧、韦小宝吧,而且这些吧里有不少对这些人物的详细分析。 这太难得了。

对于本书,金庸号称要写一个不会武功的主角,纵横刀光剑影的江湖世界,到哪都很吃香。结果,他成功了。 他以此作为封笔之作,可谓登峰造极。而且,对于追逐名利美色的普罗大众来说,这个人物更加接地气, 也更“爽”。这也是后世很多种马文的祖师爷吧,三角恋不过瘾,非得弄出十个老婆才行。金庸加持在 韦小宝身上的“招人喜欢”的“气”让他在江湖和庙堂都如鱼得水。虽然偶有过分,比如和宫女蕊初似乎能一见钟情, 感觉像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了,那段儿的语言风格也确实挺像红楼梦,不过韦小宝应该没那么有魅力。

关于他获取几个老婆的过程,写得还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尤其是写阿柯和郑克塽在一起的时候,韦小宝作为第三者 在边上那个嫉妒,无论是书里,还是电视剧里,都很好表现出来,因为金庸很多情节都是按照剧本的模式来写得, 他以前在影视公司做过编剧,和梁羽生是同事。

在看书的时候,韦小宝走进皇宫,感觉皇宫是个更大的“妓院”,翻开那一页的插图,颇具有讽刺意味。 这种世界观是源自他的出身——扬州妓院,也同时有很强的政治讽刺意味。

令狐冲有事没事要讲个笑话,韦小宝是有事没事要赌博,甚至没人的时候左手和右手赌,要论吃喝玩儿乐 还得是“韦爵爷”。

金庸年轻时候的梦想好像是外交官来的,写这本书他把一些故事情节发展到了俄罗斯,算是圆了自己的外交梦。 韦小宝和洋鬼子还打了一仗,不过和《书剑恩仇录》里的阿凡提一样,有点儿写得太“脱”了。

论人物丰满,这本书的主角可派第一,而且这本书完整度非常好,韦小宝离开扬州是和“茅十八”,最后回去 还是“茅十八”,中间隔了百多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