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

记得那年高三毕业的暑假,还没离开学校,家住县城的舍友小哥带领我们去城里的书店租书,很晚才坐三轮车回学校,感觉我们几个就像韩寒小说里的某个情节。借的书里面,我选的就是《笑傲江湖》,绿皮的,挺厚的。 就一天晚上,不可能看完一本书,当然上大学之后,我知道有人可以。我读书是龟速,我选了一些关于“任盈盈”的情节来读,看到好多处她动不动就“脸红”,还挺可爱的。金庸在某个访谈中也表示他最喜欢的女主角是“任盈盈”。

高三毕业没考上本科,就复读了,后来还是没考上。高四那年暑假吧,去县城买了一本《笑傲江湖》来读, 这次读得比较完整,读完一段儿,还要在脑海中“复盘”一下剧情,感觉金庸的文字虽然内容丰富,但是主线也非常清晰。还有就是他似乎把关于武侠的很多事都写到了极致,这是一种本事,也是一种霸道,简直不给别人留饭。

他写的“无招胜有招”简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其他人真没这么写过,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一度怀疑:“这是凭空瞎编的么?” 直到大学甚至成年以后,才知道有一个叫李小龙的人倡导一种理论“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也就是传说中的“截拳道”。

这本书能说的太多了,它突破了各种局限,都说金庸写书必须依赖历史背景,这本就是朝代模糊的。 至于突破世俗的局限,那是本书的基调,放浪形骸,洒脱不羁嘛,不说主角,很多配角都是,比如仪琳的父母竟然是“不戒”大师和一个尼姑。主角整天喝酒讲笑话,还找魔教妖女做女朋友,而且还一头扎进尼姑队伍里做掌门。就连反派采花贼“田伯光”都有一种“豪气”,与普通的猥琐男有很大区别。

任盈盈还是很有说道的,书中她用的武器是长短双剑,招数应该是很有特色的,可惜电影电视剧都演成了一把长剑,为角色减色不少。另外她出场一直蒙面,有日月教手下看到她的真容,就自己挖掉眼睛然后自我流放荒岛, 这是很凶残的,不是说“小辣椒”就能掩盖过去的。就这令狐冲还愿意娶她,可见突破了世俗。不像陈家洛看到霍青桐个性太刚强就开始不喜欢她了,你看人家张翠山、张无忌、郭靖怎么做的。

当然,令狐冲真正接受任盈盈是在本书很后面,都过去三分之二了。令狐冲一直为初恋所累,那段儿思过崖送饭,岳灵珊变心的情节写得相当真实,不都说初恋容易死么,还真是。令狐冲在岳灵珊结婚后,还一直解不开心结,还处处维护岳灵珊以及华山派的人,任盈盈不说什么就一直陪着他,虽然他早就被华山派开除师门了。为了救他,任盈盈曾经背着他去往少林寺,为了让方丈救他,情愿被少林寺囚禁十年。所以,令狐冲后来对她一心一意也是水到渠成了,在仪琳她娘把他和任盈盈两个都抓住而且点了哑穴,逼他娶仪琳时,他没有答应,还和任盈盈用眨眼睛交流,表示自己非她不娶,那一段儿是很浪漫的。还有一段,好像是在恒山悬空寺的栈桥山,大敌当前的时候,任盈盈挺身挡在令狐冲身前,这种美女救英雄的写法,在当时应该是很超前的。

至于梁宏达说金庸写到“飞起”的情节是“论杯”,喝什么酒用什么杯,写了一大章,对于喝酒喝茶的人来说,这可能是“神作”了,但对于其他人就未必了,用这么长篇大论(大概四千字)的章节简直拖慢了故事节奏, 而且有“掉书袋”嫌疑。在现代网文的说法,这叫“灌水”。

这本书是武侠小说里亮眼的神作,就连美女蒙面到摘面纱这种烂俗桥段,金庸写得也可以说“化腐朽为神奇”, 看第二遍也不会觉得腻。这就是功力。至于与政治相关一点儿的,金庸也是写了的,比如嵩山派派下来的使者, 对着同气连枝的其他四派的打压。还有少林寺救令狐冲时,提出条件是让他加入少林派,令狐冲为了不受条条框框约束,毅然拒绝治疗,离开了少林寺。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让主角性格闪闪发光。

补充一条,小说里“伪君子”的代表岳不群屡次为恶,但前徒弟令狐冲一直不肯与他为敌,处处退让,很多人说这是“愚孝”。还有真“真恶人”的代表任我行大肆杀戮,作为女儿的任盈盈并没有为了爱侣而大义灭亲,还一度要离开令狐冲去帮父亲,让人觉得有点善恶不分。看的时候对这两人的行为都有点生气,但是觉得金庸写得很合情理,中国人的孝道文化是深入骨髓的,尤其古代就更厉害了。另外最初这书在大陆是禁书,据说里面有些情节是影射文革的,关于孝道的这个描写对文革中动不动举报父母是一种回击。